Wednesday, May 07, 2008

學生寫我 我寫學生

(真是愧對Jacqueline同學,數月前已說會將她那篇寫得很真摰的文章放在網誌中,到現在才放上來,望她勿見怪。Jackqueline,妳的老師也覺得妳寫得很不錯,Keep up the good work. )

不是我的全部

於採訪前一天,向李鳳儀老師(Jennifer)拿了些背景資料,當中包括了她的個人網誌。細閱下,其中紀錄了她的教學生涯。我想,她的教學生涯可以用「豐富」來形容。

棄厚薪投身教育界

在嶺大工作已有十一個年頭,開始時是全職負責大學的行政工作,並兼任宿舍導師、與大學生一起住在校園。20002001年,是Jennifer在工作上的轉捩點。當時有一位老師策劃毅進計劃,目的是幫助學生認清目標,發掘每個學生的潛能。「那時我很認同這位老師的意念,後來他邀請我教毅進的晚間課程,我覺得自己也能夠應付,就開始了我的教學生涯。後來更把行政工作辭去,全身投入教學。」

很多人都覺得她當時的決定是不智的,因為大家都認為轉行後很難有優厚的待遇。「我的決定沒有錯,雖然高薪是很多人所嚮往的,但對於我來說,生命不能只用金錢來衡量。」那麼生命的重量來自哪裡?「未轉換工作前,我覺得自己是一部e-mail machine。行政工作只能維持大學文件上的系統,但教書是在做有關生命的事。」可見教育能夠給她生命的重量,更屬於生命的一部份。

溝通不是理論

Jennifer曾修讀過Youth Counseling和 催眠等課程,但她現在覺得那些溝通技巧已不太重要。從前,她能靈活運用那些技巧去控制學生的反應,從而幫助他們解決問題。「但認識神後,我學會用心去愛他 們。溝通技巧不是最重要的,現在我衷心希望其他人的生命有所改變。」用心去交流,真誠去對待每一個人,讓生命與生命之間產生化學作用,筆者認為這種教學態 度是可貴的。

她覺得最大的得著是可以和不同的學生有生命上的交流。她可以分享到其他人的生命,陪伴他們成長,始終年青人是需要人去陪他們一起走成長的路。「他們開始可能會帶一些家庭問題或升學問題來找我,但我更希望和他們討論成長的方向。」

信仰的奇蹟

Jennifer2003年開始上教會,原來在那之前,她是非常反對基督教的。大學時代很多朋友邀她上教會,但她選擇逃避。「未受浸前遇到傳教,我會覺得沒意思。有事誰能幫自己呢?我比較相信自己。」直到她認識了嶺南的一名學生,驕陽。這位同學是一位很優秀的學生,有一天她告訴Jennifer,她信了耶穌。「當時我不敢相信,也覺得很奇怪,一個優秀的學生也要相信耶穌。她知道我抗拒信仰,但她仍希望和我分享,為我禱告。」漸漸,驕陽將神與Jennifer的距離拉近,信仰的種子慢慢在她心中萌芽。

一般人都覺得Jennifer是一個女強人,但她也試過和學生交談時覺得難以抽離。「其實我曾經和學生一起哭,也會和他們一起祈禱。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我很強,但這不是我的全部。」她認為神在為她作工,能夠和學生分享是神給她的經歷。

獲獎後的啟發

對於2006年榮獲嶺大社區學院最佳教學獎,她別有一番體會。「這是一個特別的經歷,和同事一起得獎,能夠分享得獎的喜悅。」被問及得獎後的目標,Jennifer表示會釋放自己,希望可以集中進行一些有關教學及學習上的研究或討論。「今年開始參加了一個教學發展小組,讓自己參與並成為一個平台去分享教學,讓其他老師也享受教學的樂趣。」她的教學以學生為出發點,寓工作於分享,深信教學是一個有意義的過程。

*Jackqueline同學的標題原為:「李鳳儀老師 寓工作於分享 」


Related article :

1825 days and it's beginning – a life sharing journey

No comments: